2011年6月29日下午,我院举办第三期学术报告会。院首席科学家陈静波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全院各研究所(中心)科研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农业部种羊与羊毛羊绒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文新研究员通过《绒山羊育种进展以及山羊绒质量控制技术》专题报告,以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的视野,系统全面介绍了我国山羊绒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世界上绒山羊养殖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山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已成为我国畜牧业重要的出口创汇拳头产品,“十一五”以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山羊绒加工规模逐年递增,形成了资源优势。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应该加大绒山羊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大力开发和利用新疆山羊品种资源潜力,针对提高羊绒的产量、细度、长度、强力、白度等性状开展更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研究,同时及时将研究成果进行集成配套,加大标准化产业技术的示范应用,提升我们新疆优良品种的竞争力。草业研究所张清斌研究员通过《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选育与利用》报告,讲述了草业所的科研人员历经6年的时间从国外引进、并消化、吸收,在创新的基础上于2004年在全国草品种委员会登记的引进品种--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在我区乃至全国的推广应用过程。饲料研究所侯广田研究员通过《新疆农区多胎肉羊产业体系建设》报告介绍了新疆肉羊生产现状,揭示出肉羊生产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盲目引种等诸多问题,并且从两项重大技术措施上提出了改进对策,即“引进多胎羊疫病防治体系建立、羔羊代乳料与人工育羔技术的推广”。
三位专家通过报告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对提高我院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