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世界绵羊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国际动物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共同主办,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肉羊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西部)协办。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明军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主旨报告主持人。

本次大会以“解锁种质创新密码,引领产业智慧变革”为主题,旨在通过国际和国内从事绵羊遗传学基础研究和育种生产实践的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展示目前本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寻求绵羊种质资源解析、创新与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和生产养殖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可能解决思路,以期为绵羊产业早日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和产业现代化提供关键策略和科学依据。来自荷兰、丹麦、芬兰、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埃及、格鲁吉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巴基斯坦等16个国家的绵羊相关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和产业界代表约300人参会。

期间,由我院主管主办的《草食家畜》期刊作为大会媒体支持单位,在现场设置专属展位并开展交流活动,为绵羊领域学术成果共享与学术交流提供专业平台。期刊凭借在草食家畜领域的专业影响力,成功吸引了众多领域内学者驻足交流,获得了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有效推动了绵羊领域学术资源的高效对接与行业学术成果的传播。

会后,我院特邀与会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新西兰牛羊肉协会(遗传学)高级专家Michael Lee教授和悉尼大学讲师Jie Kang博士来院,分别做了题为《整合基因组数据的遗传评估:以新西兰绵羊产业为例》《动物疾病检测的多模态多组学预测框架》的学术报告,深度分享了新西兰绵羊产业遗传评估进程、现状和数量遗传学在动物疾病检测中多模态预测框架的建立,为遗传评估工作提出了参考建议,并与我院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拓展科研人员学术视野,提升相关领域研究能力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