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科技合作论坛于9月3日在乌鲁木齐市举办,本届论坛是由科技部主办,自治区科技厅、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共同承办,主题为“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构建开放合作体系”。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田文、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华及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张小雷等出席了此次论坛,并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8名科技部门官员、科学家以及我区150余名科技人员一道,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国家及地区间科技合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展开交流。我院王力俭院长与科管处同志参加了会议,王力俭院长作了大会发言。
多年来,新疆畜牧科学院与中亚各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国相关科研院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合作领域涵盖了动物生物技术、动植物种质资源、家畜遗传育种与饲养管理、畜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生产、天然草场恢复、动物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治等多个方面。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院、畜牧业与饲料研究所、动物学研究所、国立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及新技术研究所、阿尔法拉比大学、东哈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南哈州畜牧与生物研究所、科学与教育部生物安全科学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兽医研究所、植物技术创新中心,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塔米尔生物研究所等国外机构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中国新疆畜牧科学院—哈萨克斯坦农业科学院畜牧科技合作促进中心”、“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南哈州畜产品研究中心”、“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畜产品研究中心”、“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绵羊合作研究中心”等科技合作平台。面向中亚,先后承办了牛羊胚胎移植、畜牧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技术等国际培训班5期。近年来,新疆畜牧科学院承担的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达30余项,4500余万元人民币。日本JICA项目在新疆的牧民定居区示范推广草畜平衡、种草养畜、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该项目日方专家组长伊贺启文作为优秀外国专家获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天山奖”。与法国卫生与医学科学院和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布鲁氏菌病OIE参考实验室合作,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和鉴定方法,构建了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株,为研发兽用新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与澳大利亚合作研制的“犬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基因工程疫苗”保护率达到70%;从哈萨克斯坦引进的“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和“塔乌库姆冰草”2个牧草品种获得我国牧草品种审定登记证书,丰富了我区的牧草种质资源,而且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骨干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近十年先后选派出国留学生、研修生和人员培训200余人次, 10人获得国外博士学位,他们大多成为我院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