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要把保护基本草原和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提出,经过努力,到2020年,全面实现草蓄平衡,草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牧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中国的牧区包括12个省(区)的264个牧区半牧区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是中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会议提出,要把保护基本草原和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完善草原畜牧业生产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十二五”期间实现牧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草原承包工作等各方面的具体措施。
这是半年内,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次研究部署牧区发展。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包括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生产性补贴等措施。
会议指出,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牧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牧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特殊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必须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牧区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4月6日的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规划的范围主要包括: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5000多条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300多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2万多座小型病险水库,2000多座大中型病险水闸,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和蓄滞洪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和灾害易发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范围487万平方公里,涉及2058个县(市、区)。
会议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防灾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会议要求,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调整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强化科技支撑和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要做好前期工作,适时开展中期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摘自:中国畜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