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守边农牧民的生活太苦了,他们为巩固国防、确保国家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全国人大代表、阿勒泰地委书记张汉东提起守边的农牧民,言语中满是牵挂。
张汉东介绍,阿勒泰地区有长达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为了确保边境地区安宁,该地区建立了“军警兵民”四位一体的边境管控体系,边境一线农牧民在自然环境恶劣、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寸土必争,忠于职守,为祖国西北边陲的安全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汉东说,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低,特别是直接承担守边建边任务的边境沿线农牧民,在生产资料拥有、生活质量水平方面,与其他区域农牧民差距较大。2008年,他们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远远低于内地和疆内发展较快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由于边境区域气候环境严酷,道路通行条件差,缺乏水电暖等必需的配套设施,生存条件恶劣,致使部分农牧民尤其是青壮年搬迁到条件较好区域,边境沿线守边力量正在削弱。长此以往,势必增加边境管控难度,影响边防安全。
张汉东呼吁,常年生活在边境地带的农牧民,国家应予充分关注和关怀。应结合边境地区实际,帮助他们就地定居,给予一定补助,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安心守边。
张汉东代表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提交了一份议案:希望国家对常年生活在发展相对滞后、条件特别艰苦的边境地带的农牧民,适当给予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筑牢维护祖国边境安宁和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