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1月22日、24日在阿勒泰、塔城地区考察抗灾救灾工作,慰问基层干部和受灾群众。他强调,要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各地各部门协调一致,密切配合,落实各项救灾措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确保人畜安全、饲草料供应、市场供应和交通畅通,千方百计保证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确保每位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不受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及早研究部署,防范次生灾害发生,保证灾区各族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去年底以来,特别是今年1月4日至8日,阿勒泰地区和塔额盆地连降暴雪,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30毫米以上,最大积雪达88厘米,山区积雪厚度超过1.5米,部分地区降雪幅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1月17日至19日牞又一轮伴随着剧烈降温、降雪和大风的寒潮天气继续影响我区,其中阿勒泰、塔城、伊犁等地部分地区降雪达大到暴量。持续大雪使上述地区气温急剧下降,其中阿勒泰、塔城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35℃至-42℃。连续的强降雪、降温、大风天气及部分地区冷暖交替天气诱发的融雪型洪水,形成罕见复合型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受灾严重的阿勒泰地区受灾人口57万多人(次),受灾牲畜达227万多头(只),占存栏的83.5%;塔城地区受灾人口25万多人(次),受灾牲畜170多万头(只)。
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门作出批示;温家宝总理亲赴受灾最为严重的阿勒泰、塔城灾区考察、慰问;国家有关部门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拨出专款用于抗灾救灾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地州党政立即行动,各部门密切协作,各项抗灾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灾情牵动着王乐泉的心:灾区人畜安全有没有保障?各族群众基本生活如何?王乐泉始终萦绕于怀。22日上午飞抵阿勒泰市后,王乐泉一行即冒着-30℃左右的严寒,驱车200多公里,来到富蕴县库尔特乡苏普特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苏普特村是一个全部由哈萨克族群众组成的农业村,连续的暴雪低温,给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目前积雪最深达1.6米,全村126户村民中,有21间房屋损坏,一些羊圈损毁,5只马匹死亡。踏着厚厚的积雪,王乐泉来到受灾的村民恰丹家。湿重的积雪让恰丹家一间屋子的后墙坍塌,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屋子很快被修复,新抹的墙面还未干透。王乐泉逐间察看了他家的屋子、牲畜饲草料和棚圈的状况,向恰丹送上面粉、清油等生活必需品及慰问品。王乐泉拉着恰丹的手鼓励说:“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渡过眼下的困难,大雪过后一定是个好年景!”他叮嘱县、乡、村干部,尽快组织群众清理房前屋后的积雪,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随后,王乐泉又来到56岁的“三老”人员牙合牙家。牙合牙告诉王乐泉,由于牲畜棚圈坚固,草料储备较为充足,在这场暴雪灾害中,自家260多只牲畜只有2只羊死亡;家中老少安全,粮食、衣被等齐备,县、乡政府也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吃饭、穿衣、取暖等基本生活都没有问题。王乐泉听后欣慰地说:“看到受灾群众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感到很放心。尽管此次遭遇到几十年未遇的风雪灾害,但有国家、自治区、地区、县、乡等各级政府的帮助,加之我们的抗灾能力已经得到提高,相信一定能够战胜灾害,尽快恢复生产。”
王乐泉还顶风冒雪,实地考察了富蕴机场迁建项目和新兴铸管特种钢项目建设情况,勉励项目单位和建设者们克服困难,加快建设步伐,造福当地各族群众。
24日,王乐泉来到塔城地区额敏县、托里县考察抗灾救灾情况。针对“老风口”地区风雪天交通不畅的状况,王乐泉表示,自治区已下定决心,拨出专项资金,对这一地区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彻底改造,从根本上改变困扰多年的“老风口”道路遇风雪即成灾的状况。
考察中,王乐泉指出,全区各级党政要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位置。要实行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救灾措施。各级干部要始终站在抗灾救灾第一线,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密切协作,紧密配合,形成抗灾救灾的强大合力。希望受灾地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团结奋斗,积极抗灾自救,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尽早恢复生产生活。要及早研究部署,防范各类次生灾害的发生。
新疆军区政委王建民,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白志杰,自治区副主席贾帕尔·阿比布拉,武警新疆总队总队长齐保文等随同考察。
自治区民政、财政、交通、林业、畜牧、气象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